12月2日,湖南五科律师事务所交通事故与人身损害赔偿法律事务团队组织了2024年第15期专业化团队培训交流活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且庄重,五科所交通事故与人身损害赔偿法律事务部负责人朱抿菘律师,为团队的同仁们分享交通事故案件常规处理思路及相关办案经验。
五科所党支部书记王友华、副主任张建国,执业律师陈澈、邓斌、吴兴旺、唐欢、唐林铃,以及实习律师瞿小荣、李晶晶、彭翼明,律师助理段梦霞、廖利玲、蓝天艺、滕召明等人参加此次活动。
朱律师结合自己的办案经验,对当下交通事故法律服务市场的特点从不同视角进行分析、研判后,对团队内部成员提出办理交通事故案件“案件定位、把控要素、服务前移”的办理思路。
“案件定位”,即办理交通事故案件时首先要对案件进行分类,如“死亡类”、“人伤类”、“财产类”,分类的意义在于为下一步服务确定方案和目的;“把控要素”,即根据案件类型,确定需要掌握的不同类型案件的基本事实和事故性质,如死亡类案件的责任划分、人伤类案件中伤者的伤情、财产类案件中损失金额等,意义在于把握事故处理中的主动权,知己知彼,胸有成竹。“服务前移”是朱律师针对当前交通事故法律服务市场特点研判后提出的服务理念,其指出交通事故的法律服务人员要在接收到事故讯息的第一时间响应,了解客户需求,确定服务方案,并全程跟踪服务。
活动中,朱律师还就维权路径的选择进行了分析,“调解”、“理赔”“诉讼”都是常规路径,但都有各自的优势和潜在不足,需要承办律师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详细分析,谨慎建议,维权路径的选择应当与当事人及家属充分沟通,真正实现“案结事了”的目的。
最后,朱律师表示,作为法律服务人员,我们应该像与时俱进的开拓者一样,不断更新自己的服务理念,将法律服务从传统的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服务、前置服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像贴心的守护者一样,更好地满足当事人的需求,提升法律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本次培训交流活动宛如一场知识的盛宴,不仅让与会律师对交通事故案件的处理思路有了更为透彻的认识和理解,也为大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交流和学习机会。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五科所交通事故与人身损害赔偿团队的成员在实践中会不断积累、突破、创新,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